泗洪“生态+”孵出“产业生态化”
泗洪“生态+”孵出“产业生态化”
“今年种植了近千亩紫云英,将其耕翻后上水浸泡种植水稻。全程采用生态种植方式,生产出来的都是有机大米……”徐荣全高兴地说。
在泗洪县,生态正在成为一个颇为时尚的名词。
“近年来,我们突出以‘生态+’为抓手,走生态产业化、产业生态化的融合发展之路,积极探索‘绿水青山’转化为‘金山银山’的有效路径。”泗洪县委书记王晓东说。
“生态+特色农业”的融合发展,已经成为泗洪县一张亮丽的名片。从2016年开始,该县破题“百园工程”建设,推行种养结合、生态牧场、水产养殖等农业生产新模式,全力打造2000亩以上、成方连片、单一品种的高效农业结构调整示范点。仅2017年,全县“百园工程”建设项目总数就达到61个,其中2000亩以上的有19个,峰山碧根果基地、城头中国小龙虾种源保育基地新建面积都超过5000亩。
石集乡新汴村的牛牛香菇家庭农场就是其中一个项目。该农场种植的珍稀品种羊肚菌,鲜菌市场零售价格每斤在150元至180元,市场批发价格也在每斤60元到100元。要是烘干了出售,每斤批发价达到千元以上,产品远销美国、日本等国家。“小乡村种植的菌菇能漂洋过海,竞争力来自生态品质!”农场负责人莫言颇为得意。
提及工业,人们往往将其与污染、高耗能的词语联系在一起。但是,泗洪县却响亮地提出了“生态+绿色工业”融合发展理念并付诸实践。泗洪县委副书记、县长李爱华介绍说,该县制定“鼓励发展产业”和“禁止发展产业”两张清单,着力打造科技含量高、环境污染小的新型膜材料、电子信息、机械制造“2+1”产业和文体产业。
截至目前,该县园区重点工业污染源整治达标率100%,关停和重组11家化工企业,成为全市第一家“无化县”。此外,3年来劝退不符合县域环境要求的招商项目近400家。泗洪主政者的目标是全面实施企业生态化改造、园区循环式发展,坚决整治高污染、高排放、高耗能“三高”企业,力争年内创成省级生态园区。
5月的泗洪洪泽湖湿地,万鸟争鸣,百花竞放。每天来这里赏景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,如果需要吃饭住宿,还得提前预定。游客纷至沓来,看中的自然是泗洪洪泽湖湿地这个天然的“氧吧”。资料显示,该县拥有的75万亩原生态大湖湿地,孕育着300余种形态各异的水生动植物,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有2万至5万个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负氧离子。
精明的泗洪人把洪泽湖湿地称为洪泽湖的“绿心”。拥有这个天然的宝贝,泗洪继续放大生态旅游优势,做大生态旅游产业,围绕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,大力发展沿湖地区农家乐、渔家乐项目,延伸生态旅游产业链条,真正把生态旅游做成支柱产业、致富产业。
规划正在变成现实。入春以来,紧邻泗洪洪泽湖湿地边上的泗洪县城头乡“虾乐谷”老板朱俊华每天都非常开心:“昨天,我做了8单生意,毛收入3000元。来这里吃饭的客人,都是过来游洪泽湖湿地的。”游客在放松心情的同时选择一饱口福,看中的是这里地地道道的原生态食材。
泗洪县位于洪泽湖西岸,拥有洪泽湖40%的水面。每年,该县辖区内的洪泽湖退养还湿面积都在万亩以上,并且该县拿出真金白银在退养区域栽植菱角、荷藕、芡实等,让以前过度开发的水面休养生息,恢复湿地生态原貌。正因为如此,洪泽湖的水质持续向好。据宿迁市相关部门对泗洪县沿湖的6个点的水文水质监测,目前水质达到Ⅱ类。
水质好,养出的好鱼、好虾、好蟹自然就让食客们赞不绝口。其实,就连用洪泽湖水浇灌生长出来的稻米,米质也非同一般。2017年9月,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,“泗洪大米”从全国300个地理标志产品中脱颖而出,获得地理标志产品金奖,也是江苏省唯一获此奖项的产品。